總部電話:0731-89761720    
傳真:0731-85165387
公司地址:湖南長沙市城南西路1號省財政廳綜合樓19-20層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
微信二維碼

>
>
>
建黨百年學黨史 |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回顧

建黨百年學黨史 |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回顧

來源:
黨委辦(人力資源部)
時間:
2021/08/02 11:30
瀏覽量

對農村經濟體制的艱辛探索(1)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面對的是一個經歷100多年戰亂、滿目瘡痍的爛攤子,國家一窮二白,生產力極度落后,工農業基礎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極端貧困。1949年我國國民經濟主要數據顯示:當年,我國總人口5.4億人,其中農村人口4.8億人,全國人口平均壽命僅為35歲;我國工農業總產值466億元,糧食產量1.132億噸,棉花產量44.5萬噸,油料產量256.4萬噸,水產品產量45萬噸,原煤產量0.32億噸,原油產量12萬噸,鋼產量15.8萬噸;我國年人均工農業總產值僅為86元,年人均國民收入只有69元,年人均糧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

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面,我們黨提出并堅持貫徹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建設方針,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并在此后的30年間,把發展農業放在首要地位,不斷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主要做了實行土地改革、農產品統購統銷制度、農業合作化三件大事。

本期簡要介紹土地改革。1947年9月,我們黨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1950年6月,黨中央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土地改革,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里面明確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土地改革,結束了封建土地制度,使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為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2 解放區農村展開土地改革運動

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原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所做的專題匯報《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歷程——以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為線索的回顧》,根據視頻整理。

原視頻地址:http://www.71.cn/2019/1011/1061982.shtml

 

 

黨委辦(人力資源部)

欧美性爱宗合网,免费果冻传媒2021在线观看,漂亮人妻久久无码专区,黄色日韩,韩国情侣在线播放